赵云壑:(1874-1955)原名赵起,初名龙,后改名起,字子云,号云壑,晚号壑公、云翁、老壑、壑叟、秃尊者、泉梅老人,江苏苏州人。擅长写意花 卉、初时拜任立凡为师,后从吴昌硕,深得缶庐古意。?吴昌硕画派,传缶庐之衣钵者,首推吴中赵云壑。而目前在一些大小拍卖会中以赵云壑的作品假冒吴昌硕的画作,不在少见。两人风格相象,气韵相合,由此也可 看出赵氏对于吴昌硕一派体研尤深。? ?赵云壑少年时家境贫寒,父亲赵玉峰经营渔业。赵却从小笃嗜绘画,常去裱画店观摩画件。赵氏在拜吴昌硕为师之前,尚有几位启蒙老师。最早为苏州施药局的蒋 先农,蒋师精擅花鸟。后又从李农如、许子振。许子振与吴中文人多有交往,如吴大澂、陆恢、倪田、顾鹤逸等。赵云壑与许师从游,每多获益。其时任预客寓吴 中,任海上四任“之一,画风承秉陈洪绶,极富名声。赵携画作请任预指点,并列入门下。因此这段经历使赵云壑的早年风格颇似任预,而此时署名多为赵龙。??赵云壑在苏州时得识吴昌硕的谱兄顾茶村,顾的引荐成为吴昌硕门下弟子。时年吴氏花甲,而赵则三十岁。自此赵云壑改名起,自号:铁汉。自治印“苦铁门第 铁汉“。而后赵云壑画风直随缶庐,甚得师形。赵氏在画艺上的进展一方面与其原来在书法、篆刻、绘画的扎实基础有关,另一方面师生两人在性情上的相契,尤为 关键。??吴昌硕能够鬻艺海上,赵云壑应该是功不可没。久居苏州的吴氏欲往上海发展,而替吴打前锋的正是赵云壑。赵携吴氏信件求访上海的王一亭,深蒙王一亭的厚 爱。赵四处拜访同道,并打通各笺扇庄、裱画店的关系。使得当时的朵云轩、九华堂、锦云堂、锦润堂、天宝堂等画店代为收件。?? 约半年后,赵云壑回苏州向吴昌硕汇报在沪情况。1911年吴昌硕也离开苏州在海上定居,成了以后的“海上画派“领袖。由此可见吴氏对于赵云壑的器重,两人 心印之相契。吴、赵两人画风相近,很难分辩。我以为吴昌硕浸淫篆籀之法。以大篆的结体和笔势来作画。而赵氏所作的行书、石鼓,风格类似缶师,但其隶书、大草与其师取法 不同,因而面目迥异。而且吴氏楷书学的是钟繇,赵氏的楷书源自颜、柳。所以赵云壑为吴昌硕所代笔的画作,其画风不及吴氏爽利。??赵云壑于吴派花卉之外也旁及山水。其山水早年师法黄公望,中年后对于曹知白、吴镇两家也下过苦功。五十岁后又研习石溪、石涛笔意。因此其在花卉上的用 墨用色,也参用石涛的方法。就这一点与缶庐颇有不同。其于1932年自刻“拜石亭“一章,边款署:“石涛我私淑之,石溪我宗仰之,米颠拜石我窃效之,愿筑 “拜石亭”以终老焉。“ ??赵云壑在近代画史上的地位还在于他是当时海上著名画会社团“海上题襟馆“的积极参与者,当时会长为吴昌硕而具体会务则由吴氏二子和赵云壑负责。并且其 还加入“上海书画研究会“。1933年回苏州后还组织“云社“、参加吴似兰组织的“娑罗画社“。??赵云壑嗜好园艺,与著名园艺家周瘦鹃颇有交情。其1932年归隐苏州后,辟园造景,种琪花美树。园内有梅树十株,所居宅院附近有井十口,于是榜其居所 为“十泉十梅之居“。可惜后来毁于战火。在中国画史上,诸如父子画家、师徒画家,孰优孰劣,是谁发扬一派,很难定论。如唐之李思训、李昭道,宋之米芾、米 友仁,明之沈周、文徵明。而海上一派的吴昌硕、赵云壑或许也应当属于此列。赵云壑的字画随着吴昌硕的作品价格上升而行情看好,尤其颇受日本藏家喜爱。赵云壑主要著作:《赵子云山水册》、《赵子云花卉册》、《时人名画集·吴昌硕、赵子云合集》。